在微信小程序广泛运用的今日,但绝大部分人多小程序仍存有许多 误会,接下来就来概述下关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几大误会:
1、小程序并非B/S
微信推广的一个重中之重是,触手可得、无需安装。但小程序并并非b/s的在线页面,它是c/s构架的。在wxml里,借助wx.request(类似ajax)或socket连接网络。
很多人搞不懂c/s应用为何也能够即点即用,无需安装。实际上这不是微信的开创,开创是DCloud的流应用。只需要是动态语言,再加上合适的算法,就可以先下载部分程序并运行,之后边使用边下载,相似于流媒体播放。
2、小程序并非HTML5
微信小程序开发是微信全新定义的标准,是基于xml+js的,不支持也不兼容HTML,兼容受限的部分CSS写法。
3、M站无法改造成小程序
实际上看明白前2点,当然就明白第3点了。一个基于HTML的、b/s的M站,跟小程序并无关系。
老板们很有可能觉得M站或之前微信公众号里的wap站简单修改就可以接入小程序,之后对工程师报的工期不能理解,这时工程师能够 把该文转入老板看,小程序是等同于重新弄了一个App,从开发、设计、检测、运维升级全是独立的一套。
4、微信小程序开发的体验比不上原生应用?反了!
你知道吗这一观点有些相悖绝大部分人的直觉。但世界在变。用户的使用体验是由许多 因素作用影响的,以往我们说的体验主要是进入应用后的操作流畅度。
5、小程序并非应用商店,是OS
很多人说微信想做应用商店,只能说太小瞧微信了,人家明明要做操作系统嘛。2015年腾讯就在筹划应用号了,闭门搞了一年多怎么会是个应用商店这种小生意。应用商店只是OS生态里的一个发行环节,而微信恰恰不打算挣发行的钱。
6、小程序并非只适合低频或长尾应用
iPhone刚出AppStore时,确实首先活跃在其中的全是创业者,但最后所有人都卷进来了。小程序的设计目标可是大生态,没有定位于只吸纳低频长尾应用。所有人都被卷进来是迟早的事。
7、小程序和原生应用将长期并存?原生必将没落!
小程序生态是原生生态的下一代替代品,是时代的进化产物。Windows原生应用当然也不会消失,但大部分服务都在互联网上了。小程序看中的也是这点,邮件客户端之类的服务的就不要在小程序里用了,但你目前在PC浏览器里使用的各种服务,全部会纳入小程序的生态范围。
1万个想法不如1次的方案落地